二史館 舉辦“走近檔案,走進二史館”開放活動
工作人員向公眾講解修裱知識 二史館供圖
本報訊 國際檔案日當天,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面向社會公眾開展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走近檔案,走進二史館”開放活動。二史館館長尹力等參加活動。
本次活動的特色之一是“走近檔案”,舉辦“民國檔案里的紅色故事”展覽。展覽設置9塊展板,從館藏中精挑細選了6組14件檔案文獻及照片,講述了重慶談判、紅軍保護郵差的布告、新四軍女宣傳員周喆等6個紅色檔案故事。其中,有周恩來擔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及與其他多位共產黨人在黃埔軍校任教期間,培育大批革命武裝骨干力量的故事;有共產黨員葉挺率領的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獨立團在北伐戰爭中取得奇襲戰績,為第四軍贏得“鐵軍”稱號的事跡。展覽以檔說史,挖掘檔案背后鮮為人知、影響深遠的歷史事件和歷史故事,將原本沉默無言的檔案變得鮮活立體、可親可感起來,拉近檔案與公眾距離,促使公眾走近檔案。精彩的展板內容吸引了不少來往路過的市民們停留觀看,并不時詢問講解員有關檔案故事的詳細內容。
活動的另一特色是“走進二史館”,聚焦提高民國檔案工作的社會影響力和公眾參與度,精心設計安排了“檔案工作特色之旅”,邀請部分社會公眾進館參觀體驗。在特藏陳列展,公眾近距離觀摩了館藏珍品檔案,包括孫中山先生書寫的“博愛”題詞、孫中山先生致犬養毅函件、“京字第一號證據”——南京大屠殺照片寫真集,以及民國時期三峽工程勘察報告和設計圖等?!皣鴮毤墶闭錂n給公眾帶來震撼的視覺體驗。在檔案利用大廳,工作人員演示了檔案查閱利用流程,分享了感人的查檔故事。在檔案修裱室,只見檔案修復“醫生”在朱砂紅漆案的“手術臺”上,熟練操作鑷子、排筆、棕刷等“手術工具”,經過鋪平、刷漿、補殘缺、上紙、排實、上墻、晾干等環節的修復,使破損檔案重獲新生?;顒舆€特意安排了檔案修裱工作體驗環節,采取參與互動的方式,指導大家開展檔案修復實操。
原載于《中國檔案報》2022年6月23日 總第3847期 第一版